![]() |
![]() |
www.nj64.net 南京债权债务律师网
五险一金我们都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我们遇到相关困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五险一金得保障,以减少我们的损失,降低了很多事情的风险,当我们在工作中受了伤并且确认为公伤,就可以用工伤保险来治病,五险一金好处很多,那么公司缴纳五险一金比例是多少呢。
一、五险一金的含义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二、 公司缴纳五险一金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 9% 2% 0.5% 0.8% 8%=41.3%
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 2% 10块 1% 8%=19% 10块
暂时去掉你交的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
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
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 190=603块钱。
另外要说的是社保和个调税的关系
在缴纳个调税的时候,是把个人扣金那部分扣除后再算应纳税基数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
,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超过12%的部分(个人和企业缴纳部分)也需要算在应纳税基数中
比如上面说的公积金7%、补充公积金8%,加起来就是15%,那么个人扣金那3%的部分就要算
在应纳税额中,同时,企业的那3%,虽然不是从个人工资里扣除的,但还是要算在应纳税
基数中,也就是说,个人要为这笔费用的个调税埋单。
综上所述,在你看不见的情况下,单位交的五险一金费用其实是你的2倍还多,所以你每个月交社保费的时候一定按时缴纳,这对个个人是有好处的,是我们都认可的,我们一定要按时缴纳属于自己需要缴纳的部分,这是我们的责任。以上就是公司缴纳五险一金比例的说明。
·设立公司登记包括哪些事项
设立公司登记包括哪些事项一、设立公司登记包括哪些事项公司登记事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登记机关不......
·总公司设立的分公司有法人吗
设立的分公司有法人吗分公司是指在业务、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辖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分公司属于分支机构,在法律上、经济上没有独立性......
·注册资本还需要打入公司账上吗?
注册资本还需要打入公司账上吗?一、注册资本还需要打入公司账上吗?不用,但是注册资金是需要存入账户出验资报告的,但是现在注册公司的资金都不用......
·公司法人股东区别是什么?
公司法人股东区别是什么?法人是企业的负责人,股东只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而一般的公司的法人都是由董事长(即股份持有最多的人)来担任的。法人享有经营......
·上市公司法人股东的权利包括哪些?
随着时代的经济发展,很多人手中有了一笔可观的钱,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拿来做投资,成为一家公司的股东,而随着公司盈利越来越多,则相关利益的划分也......
·关于河南投资担保公司出事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经济压力的不断增加,现在好多的企业或者单位都会向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的情况,但好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都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担......
·检察院对民营企业有调查权吗
检察院对民营企业有调查权。只要民营企业有犯罪行为,检察院就可以对其审查起诉。例如,民营企业可能构成单位行贿罪,检察院可以因案件需要查询资金往......
·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吗
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吗一、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会停牌吗?股票由于某种消息或进行某种活动引起股价的连续上涨或下跌,由证券交易所暂停其在股票......
·分公司不得自主对外签定合同吗
分公司不得自主对外签定合同吗?分公司可以自主对外签定合同,但经营范围不得超过总公司的授权。《公司法》第14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
·酒驾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吗?
酒驾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吗?第五十三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向公司申请辞职不批怎么办?
向公司申请辞职不批怎么办?其实员工辞职是不需要单位同意的,只要通过合法的程序通知到了就行,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第三十七条规定“提前30天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