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www.nj64.net 南京债权债务律师网
一审法官在对离婚案件作出了审判之后,当事人要是对判决结果不服的话,此时是否能够上诉呢?要是可以的,离婚案件又是怎样进行上诉的?关于离婚案件能否上诉的问题,我们已经收集好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离婚案件能否上诉
到法院起诉离婚,当事人首先要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诉状中应注明离婚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并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
定期开庭。法庭审理后,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判决。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离婚案件可以上诉吗?离婚案件如何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提交副本一份。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不答辩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可以上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离婚案件能否上诉?从上文的讲解中了解到,与其他民事案件相同,离婚案件是可以上诉的,但是必须要注意上诉时间,一旦错过上诉期间,就不能再上诉了。但由于离婚案件上诉的情况比较复杂,同时又与当事人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建议此时委托专业的律师来提供法律帮助。
·一、过错方离婚如何进行财产分割?
一、过错方离婚如何进行财产分割?过错方离婚分割财产的时候通常会少分一部分,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
·离婚协议有哪些内容
对于通过协议方式离婚的夫妻来讲,此时除了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外,同时还要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书。其中就离婚的相关事项做出明确的处理,那到底这个离......
·夫妻离婚法院如何判财产?
夫妻离婚法院如何判财产?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该在保护女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不得损坏财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原则下进行处理。1、夫妻共同......
·抚养费应当支付到什么时候
抚养费应当支付到什么时候1、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2、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
·要求增加抚养费条件有哪些
要求增加抚养费条件有哪些我国《婚姻法》第37条第2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
·再婚财产在离婚的时候要如何分割
关于再婚财产,由于之前当事人有过一段婚姻,可能在财产分割上面已经吃过亏,因此要是再婚又离婚的话,此时对财产的分割可能就会十二万分的小心了。那......
·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
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
·离婚时过错方一定会净身出户吗?
离婚时过错方一定会净身出户吗?离婚时过错方不一定净身出户,非对方愿意放弃共同财产的分配,否则的话多多少少还是要分得一部分财产的。同时,我国法律......
·一、涉外离婚变更抚养权的条件和国内一样吗?
一、涉外离婚变更抚养权的条件和国内一样吗?一样,不管是国内离婚还是涉外离婚,对于子女的抚养权,在离婚之时作出了安排,日后因为客观原因的变化......
·夫妻一方信用卡判刑另一方有责任吗?
夫妻一方信用卡判刑另一方有责任吗?夫妻一方信用卡判刑另一方是不需要负刑事上的责任,但是对于还款的民事责任是可能会被连带的。关于犯罪的刑事责任......
·司考国家赔偿的方式有哪些?
一、司考国家赔偿的方式有哪些?1、支付赔偿金;这是国家赔偿的最主要方式,是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