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工伤是怎么评级的,评级标准有那些
意外无处不在,我们在乘车、走路、工作的情况都会发意外,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我们身体缺陷而不同于正常人,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是可以进行评级的,如果在工作中导致眼睛受伤,眼睛工伤是怎么评级的,评级标准有那些,接下来的我们为您分享如下。
(一)眼睛工伤评级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司法鉴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级,具体评级标准如下:
一级
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二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2、双眼视野≤8%,(或半径≤5°)
三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或半径≤10°)
2、双侧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或半径≤10°)
3、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四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
2、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13.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
五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2、双眼视野≤40%,(或半径≤25°)3.一侧眼球摘除4.双眼低视力2级
六级
1、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32.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0.23.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48%(或半径≤30°)
七级
2、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3、双眼低视力1级
八级
1、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2、一眼有或无光感
3、双眼矫正视力≤0.4或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4、双侧晶体摘除
5、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者
6、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者
7、外伤性青光眼
8、双侧眼睑下垂遮盖瞳孔或双侧眼睑严重畸形,影响容貌
九级
1、一眼矫正视力≤0.
2、另眼矫正视力≤0.62.双眼矫正视力≤0.5,外伤性白内障III期(或重度)
3、双眼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者
4、第四、五、六对脑神经麻痹
5、复视伴有眼球运动障碍
6、一侧晶体摘除
7、一眼低视力II级或盲目III级
十级
1、一侧上睑下垂遮盖瞳孔或眼睑畸形、影响容貌
2、一眼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善溢泪
3、一眼低视力I级
4、外伤性白内障I~II期(轻、中度)
5、复视、斜视等视觉障碍
6、晶体脱位7.眶内异物未取出者
8、球内异物未取出者
9、外伤性瞳孔畸形
眼睛工伤是怎么评级的,通过我们的分享相信对您有一定帮助,工伤的评级直接关系到受害人的赔偿,我们在申请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找权威的机构保证鉴定结果的合法性,如果企业在赔偿问题上对当事人以不利的情况,可以咨询的律师为你处理。
·律师做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律师做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被批准后,法律援助中心会委派律师协助打官司。尽管法律援助是不收费的,但是律师应当尽心尽责,为当事人提供优质律师服务。如果律师有......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从表面上看,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只有一字只差,同时,两者之间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法律概念,其实不是的。那么,在法律上,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有什么不同呢?我们......
·自愿解除劳动合同与补偿是怎样的
自愿解除劳动合同与补偿是怎样的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拘役缓刑单位工资处理办法是什么?
一、拘役缓刑单位工资处理办法是什么?只要员工和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员工有为单位提供劳动,那么单位就应该按照《劳动法》以及《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执行。如果员工因为自身原因没有为单位......
·外墙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什么?
外墙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什么?为了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现在很多的工程都要求是节能工程,外墙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在建设过程中既要求具有外墙的保温性能又必须有节能性能,因......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判刑标准是3到10年不等有期徒刑,判刑标准取决于犯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金融工作人......
·土建工程质保金返还时间如何确定?
土建工程质保金返还时间如何确定?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都需要向发包方缴纳保证金。只有当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经过验收单位以及投资方的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才......
·拖欠工人工资几年未发
一年,因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拖欠工资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