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双方怎么确定劳动关系时间?
在实践中,许多劳动纠纷都是由于用人单位不承认双方的劳动关系造成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在法律上双主的劳动关系应受到保护,如果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存在友及存续时间,就会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那劳动关系双方怎么确定劳动关系时间?我们将在下文中为您介绍。
一、劳动关系双方怎么确定劳动关系时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用工时间确定。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确认?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形
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只是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形包括了: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
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怎么确定劳动关系时间与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时间有关,一般来说,双方的劳动关系时间应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当日,但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应由实际工作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般工伤赔偿追偿权有吗?
一般工伤赔偿追偿权有吗?雇主对雇员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责任,雇员在为其工作中受伤,雇主应按照《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雇员对雇佣关系以外的造成雇员人......
·企业可以根据规章制度对职工的违纪行为实施罚款吗?
罚款是企业对员工实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光靠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企业享有罚款权的前提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对此有明确规定,且该规章制度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
·假学历员工应该被辞退吗?
假学历员工应该被辞退吗?1、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通过虚假学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资。2、购买假文凭、假证书者,目......
·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领需要哪些资料
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领需要哪些资料1、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基本情况表;2、职工原始工资发放明细表;3、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减少报告表;4、参保职工工资收入月报表;5、职工身份证复印件。6、......
·怀孕的员工不能辞退员工是否合法?
怀孕的员工不能辞退员工是否合法?一、怀孕的员工不能辞退员工是否合法?怀孕的员工不能辞退员工是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
·到劳动局举报多久能处理
去劳动局举报多久能处理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
·被人讹诈误工费咋办
被人讹诈误工费咋办1、遭遇敲诈,当事人可以拒绝,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建议报警维权;2、依据:1)《刑法》(1997修订)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
·劳动仲裁对方上诉多久立案
起诉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