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之后,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
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伴随着离婚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譬如,财产的合理分割、小孩的抚养权等问题。对于抚养权,一般情况下,夫妻离婚后抚养权只能归一方,另一方只能用于探视权。那么,离婚之后,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我们为您答疑解惑。
一、什么是探视权?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二、探视权的行使
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三、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
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婚姻法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一)探视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二)探视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三)探视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四)探视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五)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至于其他原因,如父母之间相互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都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抚养权的父母享有的探视权是不能被剥夺的,但在其探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之后,有必要中止其探视权。这些不利于小孩身心健康的情形有探视人丧失行为能力、患严重传染性疾病、与子女感情恶化等等。除了要知道离婚之后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您还应该了解探视权的行使方式,恰当行使权利。
·离婚时幼儿抚养权是怎么认定的?
离婚时幼儿抚养权是怎么认定的?一、离婚时幼儿抚养权是怎么认定的?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
·现在孩子抚养费一个月是多少钱?
抚养费是离婚后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应该负担的,因为离婚后子女的生活学习都需要各种的费用,所以不生活在一起的一方有义务负担,而负担的抚养费的金额往往容易引起争议,毕竟没有接触过婚......
·养子女的抚养权归哪一方
有的夫妻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生育,因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会选择收养子女。但日后要是夫妻感情破裂涉及到离婚的话,那么收养孩子又尚未成年的话,此时养子女的抚养权归哪一方呢?我们一起从下文中......
·结婚证领了一年离婚要退彩礼钱吗
一、结婚证领了一年离婚要退彩礼钱吗领了结婚证以后彩礼是可以返还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这三种情况可以要回彩礼的。(一)双方未办......
·办理离婚在哪里办理?
办理离婚在哪里办理?第十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该条例第十一条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
·离婚丈夫隐匿财产怎么办?
离婚丈夫隐匿财产怎么办?离婚男方隐匿财产的情况下,可以向司法机关举证,要求离婚财产分割时不分财产或者少分财产。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
·起诉离婚怎样一次判离婚
离婚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夫妻双方离婚就会牵扯到财产分割和抚养权的问题,国家法律关于婚姻法这一方面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离婚可以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那么夫妻双方起诉离婚怎样一次判离......
·新婚姻法离婚彩礼分割是如何规定的?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同时废止。自我国古代起就有结婚需要送彩礼的习俗,该习俗发展到现代已经由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按照习俗,在结婚前一方会以结婚目的赠送给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