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法院应怎么处理?
民间借贷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有偿借贷与无偿借贷,其中有偿借贷就是指双方在借贷的时候约定了利息的。不得不说实践中,有偿借贷是比较多的。而有的出借人一开始没有与借款人约定利息,但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到了之后,却要求对方支付利息,那此时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法院应怎么处理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法院应怎么处理
我国《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这里的“不支付利息”是指在约定期限内或无约定期限时,借款权利人催告并主张利息前,借款不支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贷款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按照上述规定,定期无息贷款逾期还款出借人没有主张利息,或不定期无息借贷虽已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利息,反之,则应支付逾期还款利息。
二、借款利息怎么约定
个人借款属于民间借贷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借款协议中关于利息的约定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前段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同时,为了避免当事人约定利率过高、债务人承担利息过高的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个人借款利息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最容易导致借贷双方产生矛盾。对此,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借款人和出借人可以约定无息借贷;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但都不能证明的,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如果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36%,法院不保护超出部分。借款人支付超出规定的利息后又起诉主张返还的,法院予以支持。民间借贷中是否约定利息,当事人可以充分协商之后确定,对此法律方面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而要是未约定利息的话,那么就视为无偿借贷,自然在还款的时候就不能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关于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法院应怎么处理的问题,本站我们就为您介绍到此,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去法院起诉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去法院起诉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
·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在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您往往会经不住诱惑,这也就是导致非法集资屡屡得逞的原因。尽管如此,我国对于非法集资的打压确从未停止。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种吸收您金钱的方式叫做非......
·恶意欠薪的“恶意”如何确定?
恶意欠薪的“恶意”如何确定?恶意欠薪的“恶意”如何确定?只有恶意逃避劳动报酬支付的行为才可能构成欠薪罪。但何为“恶意逃避”呢?结合《刑法修正案》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逃避行为包......
·公安会随便介入民间借贷吗
一般不会。按照司法机关的管辖分工,民间借贷纠纷案不归公安机关管辖,如果是当事人报警的话,也不会被立案和受理。债权人应当保留好具体的证据如借款借条、欠款凭据、银行的转账回单、微信或支......
·分居期间个人负债谁来承担
分居期间个人负债谁来承担一、分居期间个人负债谁承担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因种种原因两人分居两地,可是产生的债务由谁承担,需要具体区分分居期间哪些是共同债务,哪些是个人债务。属于共同债......
·新刑法对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新刑法对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对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四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
·欠钱5年不还钱怎么办理
欠钱5年不还钱怎么办理1、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各案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
·诉讼时效中断债务人同意履行是法定情形吗
诉讼时效中断债务人同意履行是法定情形吗?债务人同意履行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情形,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