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起诉追讨欠债?
怎样才能起诉追讨欠债?
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途径有很多,但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起诉讨债。因此,对于要不回欠款的债权人来说,选择诉讼讨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债权的实现。那么,怎样才能起诉追讨欠债,换句话说,起诉追讨欠款应该怎么做呢?对此,下文将作一个具体的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怎样才能起诉追讨欠债
(一)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二、起诉追讨欠款应该怎么做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可依法起诉维权:
1、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各案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是对方有偿还能力,或是实在查不到地方财产,可以省去这一步。但如果可以保全的话,建议还是保全,因为诉前财产保全往往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起诉。法定的一审审限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一般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3至4个月一审就有结果,可能你觉得时间太长了,但是没办法,这是最后一条路。至于说诉讼中到底怎么做,怎么开庭,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3、执行。判决下来后,应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让法院直接查对方财不进行执行,如果对方就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4、调解。一般地,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建议如果条件差不多,可以接受,最好达成调解,因为将精力牵扯到诉讼中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实实在在拿到钱才是真,不要为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利益。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对“怎样才能起诉追讨欠款”以及“起诉追讨欠款应该怎么做”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生活中,欠款纠纷不胜枚举,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建议您在出借欠款给他人时订立一份借款协议,以保障债权。若是您不知道该怎么订立借款协议,那么可以向律师咨询;若是您遇到了欠款纠纷,也可以让律师帮您解决。
·借条打条子怎么书写有效?
借条打条子怎么书写有效?借条打条子应当书写以下内容才能够发生法律效力:1、内容要相对完善。欠条要写清欠款的数额币种、或者物品的数量以及名称、品质、规格或者型号等基本自然属性,拖欠的原......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纠纷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纠纷一、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签订后,一方面,贷款方应当首先履行义务,即根据借款合同规定的日期和数额提供贷款,将贷款划入借款方账户或者由借款方支取现金。在司......
·非法集资退款会退下来吗
非法集资退款会退下来吗在犯罪嫌疑人控制而且没有花费掉的情况下,通过公检法和法院的处理。只需认定是非法集资这个事实就可以退款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需要羁押吗?
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非吸从犯需要羁押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可能需要羁押,羁押需要满足下列的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
·法人变更债权债务协议该怎么写?
法人变更债权债务协议该怎么写?一、法人变更债权债务协议书公司债权债务承担协议书甲方(转让方):身份证:乙方(受让方):身份证:甲方是原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股东,占有公司100%......
·夫妻共同财产负债怎么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负债怎么分割?一、夫妻共同财产负债怎么分割?夫妻共同债务是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
·拖欠网贷两万会被起诉吗?
拖欠网贷两万会被起诉吗?1、承担高额逾期费用。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因此,有能......
·实践中,有的夫妻因为想要逃避债务,而选择假离婚,从而将共同财
实践中,有的夫妻因为想要逃避债务,而选择假离婚,从而将共同财产转移到夫妻一方的名下。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侵害。那么实践中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该如何认定呢?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