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外情导致离婚财产分割是怎么样分的?
一、婚外情导致离婚财产分割是怎么样分的?
因一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
(一)协议分割
当夫妻一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分割财产时,夫妻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对于协议分割,法律完全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只要夫妻双方同意,因婚外情导致离婚时,财产分割的方式和内容完全有夫妻自由决定。
(二)判决分割
如果夫妻在婚外情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上难以达成协议,那么只能通过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判决进行分割。
二、婚外情离婚财产怎么判?
当夫妻因婚外情导致离婚分割财产时,如果无法通过协议分割予以解决,那就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法院在审理婚外情离婚财产分割时,主要考虑以下三种因素:
(一)照顾子女和女方原则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是因为子女和女方一般属于弱势群体,一旦离婚会对其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和物质压力。
(二)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夫妻婚外情离婚时,一方的过错行为给另一方带来极大的身体及心理伤害,也严重破坏了夫妻情感。在做离婚财产分割时,无论是无过错方主动要求离婚,还是被起诉要求离婚,都应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得到照顾以弥补其所受到的身心伤害。
(三)要求损害赔偿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一方有重婚、姘居、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因此,夫妻因婚外情离婚时,如果有婚外情一方的行为构成了重婚、姘居,或者在离婚前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行为,那么无过错的一方在离婚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二、婚外情如何收集证据
1、短信可能保留在接收者的手机中,一直未被删除,或是储存在手机储存空间或储存卡中,或将手机短信固定,经公证机关公证等,都可以作为婚外情的证据使用。
2、照片、通话详单、酒店收据等这些证据是对过去已经发生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受行为人主观意志的影响,因此,该证据效力较高,容易被法院采信。它的收集相对也比较容易。
3、录像作为婚外情的证据,要求比较高。法院对于婚外情的认定,一般要求提供过错方与第三者次年在长期稳定的共同生活记录。
4、证人证言主要是对方与第三者无论是重婚,还是同居,都会需要一个长期居住的居所。共同居住在这个场所内的周围邻居、朋友等其他人,一般对于双方的情况会有所了解。可以请求他们做为证人出庭作证。
综合上面所说的,离婚是属于夫妻双方所拥有的权利,但对于一方违反了婚姻法而导致了婚姻破裂的法院在进行判决的时候就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来进行作出财产分割的判定,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受害者一方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可以让另一方补偿自己的损失。
·女方要求对方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民法典》第一千零
女方要求对方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
·离婚探视可以几天
离婚探视可以几天法律上对于离婚探视的天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离婚双方是可以自行协商,或者法院在审判的时候是有详细说明的。探望的内容既包括见面,如直接见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夫妻共同生活多年
夫妻共同生活多年,膝下一同抚养着一儿一女,但是夫妻感情有时候总会走到尽头,选择离婚,这种情况下,儿女的抚养权问题是男女双方离婚时候的核心争议问题。那么这一儿一女法院会判给谁呢?离婚夫......
·夫妻打架负法律责任吗?先动手打人负什么法律责任?
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难免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争吵,而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出现打架的情况。那结合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夫妻打架负法律责任吗?相信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接下来,本站我......
·再婚抚养费执行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办?
再婚抚养费执行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办?再婚抚养费执行时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话,法院会根据生效判决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如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则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被执行人的部分。支付......
·离婚官司什么情况下一审就能判离
我国所有的法律在制定的时候,都是合乎于情理的。比如说我国的《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虽然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法院在处理夫妻离婚诉讼请求的时候,一审不会判决离婚。但是这也不......
·重婚与同居的区别是什么?
重婚与同居的区别是什么?重婚与同居的区别: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同居不等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
·父母长期精神家暴怎么办?
父母长期精神家暴怎么办?父母长期精神家暴,可以报警或者起诉到法院判决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